一、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达州软件行业在 2023 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为达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市场规模增长
多个项目中标推动行业发展,如东华软件旗下子公司中标达州市基于大模型的城市大脑二期等四项目,中标金额约 1.27 亿元。这一重大项目的中标,不仅展示了东华软件在软件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达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城市大脑二期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达州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率,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
同时,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也在 2023 年 8 月中标四川省达州市某水库工程设备采购建设工程某标段,这一项目的中标进一步丰富了达州软件行业的业务领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达州市数字经济局对 2023 年度达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政策拟奖补 15 家企业(单位),涵盖多个领域,体现了政府对软件行业的支持。根据《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达州市数字经济局达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申报 2023 年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市数字经济局、市财政局已组织完成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实地核查等程序,经市数字经济局党组会研究,拟对 15 家企业(单位)予以奖补。
这些拟奖补的企业涵盖了通川区、达川区、开江县、达州高新区等地,涉及农业、药业、科技、传媒、牧业、化工等多个领域。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数字经济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达州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
(二)就业形势向好
3.达州程序员市场需求在 2023 年较 2022 年同期对比增长 450%,工资待遇增长 26%,就业前景良好。根据职友集的数据统计,达州程序员市场需求在 2023 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较 2022 年同期对比增长了 450%。同时,工资待遇也有了显著提升,增长了 26%。这一数据表明,达州软件行业的发展为程序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4.招聘要求以本科学历、3 - 5 年经验为主,上海、北京等城市对程序员需求较高,但达州程序员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从招聘要求来看,达州程序员招聘要求以本科学历、3 - 5 年经验为主。这一要求与全国程序员招聘要求基本一致,体现了达州软件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虽然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对程序员的需求仍然较高,但达州程序员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随着达州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软件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对程序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达州本地的程序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一些外地程序员来到达州发展。
二、各领域发展情况
(一)重点服务业支撑显著
5.达川区规上重点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撑作用最为显著,2 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32 亿元,增长 6.4%,占规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71.5%。
在 2023 年,达川区把推进服务业发展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涉及 10 个行业门类,共有 118 家,占达州市 675 家的 17.5%,实现营业收入 62.25 亿元,增长 4.5%。其中,规上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4.7 亿元,增长 9.0%。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仅 2 家企业就实现了 32 亿元的营业收入,占规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 71.5%。这充分显示了该行业在达川区规上重点服务业中的关键地位和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稳定增长,不仅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与国家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密切相关。近年来,该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趋势稳步向好。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增长,为达川区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有企业 16 家,实现营业收入 4.6 亿元,增长 6.3%,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达 7.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全区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带动了商业管理类、人力资源类、租赁类等企业营业收入较快增长。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 10 家,实现营业收入 1.8 亿元,增长 14.1%,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为 2.8%。该行业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在国民精神消费愈发增加的大背景下,影院、健身房、KTV 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发展势头较快。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 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9249 亿元,增长 10.6%。互联网经济、科学研究等行业科技含量高、关联带动性强、发展迅速,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应加大培育工作,壮大行业规模,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 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2492 亿元,增长 32.2%。该行业营业成本较快增长,增长了 53.0%,但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为达川区服务业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二)新兴技术应用广泛
7.微服务架构成为软件行业的主要趋势,其具有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等优势,被许多大型企业采用,如 Netflix、Airbnb 和 Spotify 等。
2023 年,微服务架构在达州软件行业中逐渐成为主要趋势。微服务架构将单一业务功能开发成微服务的形式,每个微服务运行在一个进程中,采用 HTTP 等通用协议和轻量级 API 实现微服务之间的协作与通信。这种架构具有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等优势,被众多大型企业广泛采用。例如,Netflix、Airbnb 和 Spotify 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成功运用了微服务架构,实现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快速迭代。
在达州,一些企业也开始尝试采用微服务架构。通过服务拆分,将电子商务平台解构为商品管理、订单处理、支付结算、用户管理等多个独立且职责单一的微服务模块。每个微服务都专注于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并通过定义清晰、标准化的接口与外界进行高效、可靠的通信。这种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模块化程度,有助于实现业务功能的快速迭代和灵活扩展。
8.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软件行业深度融合,推动软件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
2023 年,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达州软件行业深度融合,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达州积极抢抓国家 “东数西算” 机遇,成功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1+5+N” 规划布局。建成中国电信川东大数据中心,超前布局建设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构建形成 “超算 + 智算 + 云计算 + 边缘计算” 于一体的城市内部数据中心,成为全省第三大先进算力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在达州软件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今年年初,四川省将人工智能作为 2024 年 “1 号创新工程”,达州闻风而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目前,达州已依托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 130 亩大数据区域协同创新基地,引进了华为、中科曙光、阿里云、百度、启明星辰等 11 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带动 300 多家数智经济相关企业入驻。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多个领域,达州正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
大数据技术与云原生技术的融合也为达州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在首届全国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大会上,先进计算产业发展联盟数据计算组发布了《大数据云原生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3 年)》,详细阐述了大数据与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与演进、传统大数据平台的痛点、云原生技术解决思路、大数据云原生技术架构简述以及大数据云原生的未来发展和建议等内容。通过大数据云原生技术的应用,达州软件行业有望解决传统大数据平台交付运维成本高、资源利用低效、迭代兼容性及安全性问题等关键痛点,实现弹性伸缩、资源隔离、容器化、统一资源调度、多计算引擎管理、统一数据湖管理以及智能化运维等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9.企业规模效应不足,多数中小企业支撑作用不足,产业优势不强,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链条较短。
在达州软件行业中,企业规模效应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从企业贡献来看,规上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幅主要靠少数龙头企业拉动,多数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有限。全区在库的 118 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超亿元的仅有 5 家,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 57.6%。龙头企业较少,导致产业链条较短,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使得全区服务业发展略显乏力。例如,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虽然该行业实现了较高的营业收入,但仅有 2 家企业,收入来源主要是电信、移动两大通讯运营商。相比之下,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为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只有 4 家,营业收入仅 1.9 亿元,营业收入占比 3.0%。
10.企业成本费用增加,营业成本上升,尤其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营业成本较快增长。
2023 年,达川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成本 42.8 亿元,增长 7.0%。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 个行业营业成本较快增长,分别增长 53.0%、24.0%。企业成本费用的增加,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例如,一些软件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人力成本、技术研发投入等因素,导致营业成本上升。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拓展业务范围,也不得不增加成本投入。
11.行业结构分布不优,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较少。
达川区规上服务业涉及的行业门类中,企业数最多的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 36 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9.55 亿元,企业数量占比 30.5%,营业收入占比 15.3%。而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只有 4 家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较低。这种行业结构分布不优的情况,不利于达州软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软件行业中,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缺乏,使得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在新兴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二)对策建议
12.优化结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大对新增企业的培育力度,关注新兴服务业发展,通过产业区位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一是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加大对新增企业的培育力度,尤其是数量少的行业,落实专人跟进服务,积极采取各类培育措施,确保达标一批,入库一批,促进服务业各行业协调发展。例如,对于软件行业中的新兴领域,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可以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二是高度关注新兴服务业发展。互联网经济、科学研究等行业科技含量高、关联带动性强、发展迅速,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应加大培育工作,壮大行业规模,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达州软件行业中,可以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推动软件行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三是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生态基础。鼓励引导大型企业向连锁化、联盟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鼓励中小企业 “扎堆” 经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例如,可以建设软件产业园区,吸引软件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
13.精准施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支持 “个转企”,挖掘发展潜力。
一是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从人才引进、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着重纾解小微企业的经营难题,助力企业成长。对于达州软件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可以提供人才培训和引进的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此外,加强金融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鼓励支持 “个转企”。设立 “个转企” 绿色通道,开展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政策解读、业务指导等服务,挖掘发展潜力。在软件行业中,可以鼓励一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