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1.2023 年武清区软件行业规模稳步上升,展现强劲发展态势。
在天津市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武清区的软件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3 年,天津市软件产业规模达到 3119 亿元,同比增长 14.6%。武清区作为天津市的重要区域,积极融入全市软件产业发展大局。虽然武清区以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但软件行业也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在武清区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中,安擎计算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 AI 服务器及定制化方案提供商,其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这离不开软件技术的支持。同时,东方先科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也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运用了工业软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产业规模的增长为武清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武清区软件行业的发展,不仅为自身产业升级提供了动力,也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随着软件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武清区的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例如,金匙医学作为高通量测序类病原微生物检测国内领先企业,自主研发的基于二代测序和纳米孔测序的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产品 ——“金识原”,解决了传统病原诊断方法的困境,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武清区还积极推进 “专精特新” 企业发展,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定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202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20 家,这些企业在软件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推动武清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动能。
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3.飞腾、海光、麒麟等领军企业助力武清区软件行业发展。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信创产业的 “领头羊”,在武清区软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 年,飞腾营业收入超 19 亿元,同比增长 18%;研发投入超 10 亿元,同比增长 25%;员工总数突破 1700 人,授权专利数同比增长 72.9%,累计芯片销售量突破 750 万片。飞腾的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数字政府、数字央企、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电力、教育、医疗等领域,为武清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例如,在金融领域,飞腾芯片应用于京津冀地区金融机构的金融机具、PC 终端和服务器产品中,与天津生态伙伴恒银金融共完成了 44 款金融产品的兼容性适配,并取得认证,在国内金融自助设备领域占据较高市场地位。在教育领域,飞腾与麒麟软件等信创龙头企业及生态伙伴,在国内率先打造了教育信创 “天津模式”,在北京、河北十余所中小学建设信创信息科技教室,并深入多所高校建设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开展课程培训,在多项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开设 “飞腾赛道”。
海光信息在武清区软件行业的发展中也表现亮眼。2024 年前三季度,海光信息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58.36 亿元至 63.58 亿元,同比增长 48.02% 至 61.2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4.08 亿元至 15.86 亿元,同比增长 56.16% 至 75.90%。海光信息致力于研发、设计和销售高端处理器,核心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海光 CPU 系列产品兼容 x86 指令集以及国际上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已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领域。海光 DCU 系列产品以 GPGPU 架构为基础,兼容通用的类 CUDA 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海光信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筑技术护城河,上半年研发支出达到 13.72 亿元,同比增长 11.54%,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36.46%。目前,海光信息研发技术人员达到 1855 人,占员工总人数的 91.07%,其中 78.76% 以上研发技术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底,海光信息在高端处理器等关键领域取得发明专利 774 项、实用新型专利 98 项、外观设计专利 3 项。海光信息重视产业链协同,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从设计到应用服务的国产高端芯片全产业链,实现了 8000 余项软硬件优化等协同技术研发,共同打造了 12000 余个安全、好用、开放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麒麟软件为夯实操作系统的 “中国地基” 做出了卓越贡献。银河麒麟嵌入式操作系统 V10 SP1 版本基于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 V10 SP1 2303 研制,突破了国产芯片支持与优化、嵌入式轻量 UI 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飞腾、瑞芯微、龙芯等嵌入式芯片支持,具备轻量桌面、系统原子更新、高等级信息安全、硬件多域隔离及操作系统混合部署与通信能力。麒麟软件旗下的操作系统系列产品在党政、金融、电信、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产品在桌面端和服务器端两大市场均位列本土厂商第一。在世界智能大会上,麒麟软件亮出多款代表国产操作系统最新技术水平的核心产品,向世界展现其在桌面、服务器、嵌入式、万物智联等操作系统领域的硬核实力。麒麟软件还主导发起了 openKylin(开放麒麟)中国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通过开源、开放的方式与企业构建合作伙伴生态体系,社区会员数量已经超过 210 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平台。
4.龙头企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武清区软件行业基础。
飞腾、海光、麒麟等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为武清区软件行业树立了标杆,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关注武清区软件行业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成功经验也为武清区其他软件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促进了武清区软件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武清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例如,飞腾的芯片产品需要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进行适配,这就带动了麒麟软件等操作系统厂商以及众多应用软件开发商的发展。同时,海光信息的高端处理器也需要与各种软件进行优化协同,进一步促进了武清区软件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武清区软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成功推广,提高了武清区软件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客户和合作伙伴关注武清区软件行业,为武清区软件企业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工业软件成果丰硕
5.汇聚百家具备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的企业,产品类型丰富。
武清区在工业软件领域成绩斐然,汇聚了如中汽数据、卓朗科技、宜科电子、凯发电气等超过百家具备工业软件研发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工业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涉及 CAD、MES、EMS、PLM 等多种类型。例如 “面向船舶行业的三维几何造型引擎”“汽车实验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工业工程智能设计软件” 等产品,为武清区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还有众多像蓝星球(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仄桓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庚亚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也在工业软件研发方面积极探索,为武清区的工业软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企业的产品涵盖了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行业的需求,为武清区的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多个项目入选工信部优秀解决方案,支撑先进制造。
斯玛特、天锻等企业的 33 个项目入选工信部优秀解决方案,有效支撑了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武清区的工业软件企业不断创新,积极研发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全国的先进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 “天河显式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 支持一体化仿真流程,形成高效精确仿真能力,在高超声速材料响应模拟、多介质高阶紧致求解等方面实现超越。这些优秀的项目不仅展示了武清区工业软件企业的实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开源生态日趋繁荣
7.推动麒麟 openKylin 社区建设,用户超 170 万。
麒麟软件重点推动麒麟 openKylin 社区建设,填补了国内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的空白,推出国内首款桌面开源根操作系统 openKylin,已经发布 2.0 版本,社区用户已超过 170 万。openKylin 还邀请社区各合作伙伴、SIG 组成员及广大用户共编《开放麒麟社区全览白皮书(2023)》,以收录开放麒麟社区优秀技术创新项目、行业应用场景、用户使用案例等,为有兴趣深入了解开放麒麟社区的开发者、合作伙伴、用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8.战略合作打造北方开源鸿蒙之城,推广开源产品。
天津市与中软国际、深圳开鸿签署战略合作,以开源鸿蒙场景化创新为牵引,共同打造北方开源鸿蒙之城。10 月 23 日,天津软件园开园仪式在位于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天津软件园创新中心顺利举办,中软国际作为首批入驻企业完成签约仪式,正式进驻天津软件园创新中心办公,并落地鸿蒙创新产业基地。中软国际鸿蒙创新产业基地将以 “鸿蒙” 为引领,释放鸿蒙技术在园区建设、运营管理、企业服务等应用场景的潜力,吸引信创企业入驻,促进开源鸿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共筑北方鸿蒙之城繁荣生态。2022 年 6 月,中软国际、深开鸿携手天津市人民政府,依托开源鸿蒙的场景化创新,共同开启了北方开源鸿蒙之城的建设新篇章。2022 年 10 月,天津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落地滨海高新区。2023 年 5 月,联合深开鸿携手联合天津市工信局、网信办、科技局、天津港集团、华为正式发布基于开源鸿蒙打造的 “津鸿” 数字孪生平台及应用场景。同月,携手天津北辰开发区打造智慧停车项目,共拓 “津鸿” 应用场景实践,并陆续与宁河区、河西区政府开展建设鸿蒙之城试点。2024 年 6 月,中软国际、深开鸿同北方设计联盟、中水北方、中国市政华北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方开源鸿蒙之城先导区,打造基于开源鸿蒙的信创安全产业链。7 月,天津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河西区。再到如今,中软国际鸿蒙产业基地正式扎根天津软件园。天津软件园作为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重点布局的现代产业园区,将以先进计算产业为主导,构建涵盖 “算力、算法、算据、算用” 全产业链的 “3+N” 产业体系,发展软件产品、软件服务、数据服务三大业务类型,致力打造成为 “软件技术策源地、软件企业生态区、软件产业增长极”。中软国际将与天津软件园的建设运营方 - 泰达控股紧密携手,将天津软件园打造成为鸿蒙技术的示范标杆园区,并构建一个集技术创新、产业孵化、生态构建于一体的信创产业高地,助力天津打造 “中国软件名城”。联合华为建设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积极推动 openEuler 操作系统、openGauss 数据库、数据虚拟化引擎等开源产品推广应用。组织系列校园行、开发者大会等活动,每年组织超过 500 家企业进行交流,传播开源文化与成果。
五、新兴平台创新引领
9.培育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商,引育知名平台企业。
天津市武清区重点培育了一批如紫光云、华海智慧、卓朗科技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商,同时引育了以云账户、拾起卖、今日头条、吉旗物联等为代表的知名平台企业超过 100 家。这些企业在武清区的软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不同行业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推动了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
武清区相继与华为、百度、商汤、联想、360 集团、58 集团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基础软件、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这一系列的合作举措为武清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促进了新兴平台的创新发展。
10.大模型应用带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快速发展。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兴起,武清区也积极拥抱这一趋势。推出了 “天河天元大模型”,“海河?谛听” 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以及千亿级大模型 “360GPT”,这些大模型已在智能搜索、AI 生图等场景测评中进行应用,为武清区的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3 年开始,AI 大模型进入 “井喷期”,天津作为一个关注度不高、却有深厚技术积淀的 “AI 与大模型之城”,吸引了众多大模型企业在当地生根发芽。武清区也受益于这一趋势,积极推动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带动了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例如,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发布的 “天河天元大模型”,可以作为大模型底座,面向公安、医疗、政务、港口等垂直行业打造专业模型应用。在今年的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就将首次展示其在中医针灸和环保治理领域的垂直行业模型 —“天河灵枢” 和 “天河清云”。此外,360 集团的 “360 智脑”、蜜度文修的智能校对大模型文修 2.0 和即将发布的文修智能校对大模型 3.0、生数科技的中国首个国产自研视频大模型 Vidu 等,都将为武清区的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六、园区载体日益完善
11.建设天津软件园,打造特色园区载体。
天津市高标准建设了 8.67 平方公里的天津软件园,按照一园两址的建园思路,建设滨城主园区和津城河西园。主园区毗邻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无缝接驳轨道交通 Z4 线,交通、居住等条件便利;河西园位于河西区新八大里片区,依托核心区位优势及成熟载体,目前已入驻开源中国、成都超网、三顾云等 87 家企业。天津软件园开园后,将以先进计算产业为主导,聚焦 “信创 + 数据” 两条产业链,招引行业领军企业,重点开展软件开发、软件服务、数据服务等业务,着力打造 “算力、算法、算据、算用” 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致力于发展成为 “软件技术策源地、软件企业生态区、软件产业增长极”。
12.形成资源聚集、区域联动的产业布局。
天津市结合各区资源禀赋,布局建设了泰达数字产业园、生态城信息园、武清电商园等多个特色园区载体,使软件产业逐步形成资源聚集、区域联动、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例如,武清区总投资 25 亿元的武清软件创意园开工建设,该创意园占地 125 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 100 万平方米,主要发展创意产业、服务外包等产业,建成后将成为武清高端产业核心区域,成为京津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高科技软件园。此外,武清区还有多个市级产业主题园区上榜,如武清低碳工业制冷设备产业主题园区和武清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主题园区,这些园区依托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产业体系,推动主导产业提质扩量增效,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形成了具有全国